我们在盛夏相遇,又在盛夏告别;我们自五湖四海而来,又奔向天南地北。倏尔四年,忽而今夏,迎来了属于我们的毕业季。我们相聚在这个夏夜,用动听的乐章奏响这场盛大的毕业歌会,将离别之情藏匿于歌声中,将歌声永远收录进青春的记忆里。
在这个夏天的傍晚,毕业生们早早欢聚于此,期待着这场盛大歌会的开始。歌会刚拉开帷幕,一曲热舞《I am》便顿时将晚会火热的氛围燃起,整个歌会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。
接下来,是一首由法政学院穆熙通带来的独唱《你曾是少年》,“春风若有怜花意,可否许我再少年?”悠扬的歌声将独属于少年的热忱缓缓唱出,虽然即将毕业,但坚信我们都会奔赴各自光明的前程,不论我们今后在哪里,过得怎么样,都要记得我们都曾是那个满怀希望与热爱的少年。
“那些年错过的大雨,那些年错过的爱情……”这是你的那些年吗?年少时的青涩,初见时的脸红,恰恰成了校园里最美好的记忆,人文学院蒋晨澈带来的歌曲《那些年》是否有勾起你对四年校园生活的回忆呢?
而一首来自商学院屈磊演唱的《大城小爱》则将歌会的气氛由抒情转向活泼,在轻摇慢动的旋律中,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那年夏天的怦然心动。
光阴是一道长廊,我们可以用一天,一年来作为时光的刻度,也可以用一段旋律、一首歌来唤回流逝的光阴。漫步而来,被时光塑造成不同模样的我们,总是在某个节点相遇,由工学院带来的合唱《光阴的故事》唱出了属于青春的旋律。希望未来的我们能把一路走来的美好编写成歌,谱写出光阴的旋律。
歌会不仅承载着美妙歌声,更承载许多美好的祝福,寄托了无数的关怀与期盼,老师们也相继走上台给毕业生们给予最后的嘱托与祝福。
这场歌会是全体毕业生们与老师在中北校园的最后一次相聚,在动听的旋律中,藏着青春的足迹,藏着离别的不舍,是大四学子们对他们四年大学生活的生动描绘。
在蝉鸣不止的盛夏,我们相遇又分开。这四年承载着太多我们的故事,有欢笑也有泪水,而这恰恰是青春最好的姿态。海子说:“我们最终都要远行,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,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。”所以那就让我们好好告个别吧,在青春的赞歌里,各自奔赴人生的下一个起点,“余道各努力,千里自同风。”愿我们都有光明的前程。
毕业是一个新的开始,它并不代表着结束。明天充满着未知,正等待着我们去勇敢探索。我们的明天会是怎样?毋庸置疑,定会是繁花似锦,定会是灿烂盛大,大合唱《我们的明天》唱出对明天的美好期许。最后,毕业歌会在《i am》的有力且自信的舞蹈节目中完满结束。
望多年之后,我们还能够记得这个夏夜,记得在晚风中的那场歌会,记得我们炙热涌动的情感,记得彼此的脸庞。